陶朱公范蠡,陶朱公何許人也? 為何幾千年來如此受到敬重? 那麼先讓我們來看《史記》中的記載,瞭解他的前世今生,再來領略他穿越千年的智慧!
昔者越王勾踐困於會稽之上,乃用范蠡、計然。 計然曰:「知鬥則修備,時用則知物,二者形則萬貨之情可得而觀已。 故歲在金,穰;水,毀;木,饑;火,旱。 旱則資舟,水則資車,物之理也。 六歲穰,六歲旱,十二歲一大饑。 夫粜,二十病農,九十病末。 末病則財不出,農病則草不闢矣。 上不過八十,下不減三十,則農末俱利,平粜齊物,關市不乏,治國之道也。 積著之理,務完物,無息幣。 以物相貿易,腐敗而食之貨勿留,無敢居貴。 論其有餕不足,則知貴賤。 貴上極則反賤,賤下極則反貴。 貴出如糞土,賤取如珠玉。 財幣欲其行如流水。 "修之十年,國富,厚賂戰士,士赴矢石,如渴得飲,遂報彊吳,觀兵中國,稱號"五霸"。
范蠡既雪會稽之恥,乃喟然而嘆曰:"計然之策七,越用其五而得意。 既已施於國,吾欲用之家。 "乃乘扁舟浮於江湖,變名易姓,適齊為鸱夷子皮,之陶為朱公。 朱公以為陶天下之中,諸侯四通,貨物所交易也。 乃治產積居。 與時逐而不責於人。 故善治生者,能擇人而任時。 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,再分散與貧交疏昆弟。 此所謂富好行其德者也。 后年衰老而聽子孫,子孫修業而息之,遂至巨萬。 故言富者皆稱陶朱公。
一 、陶朱公《商訓》十二法
能識人。 知人善惡,帳目不負。
能接納。 禮文相待,交往者眾。
能安業。 厭故喜新,商賈大病。
能整頓。 貨物整齊,奪人心目。
能敏捷。 猶豫不決,終歸無成。
能討帳。 勤謹不怠,取行自多。
能用人。 因才四用,任事有賴。
能辯論。 生 財有道,闡發愚蒙。
能辦貨。 置貨不苛,蝕本便經。
能知機。 售貯隨時,可稱名哲。
能倡率。 躬行必律,親感自生。
能運數。 多寡寬緊,酌中而行。
二 、陶朱公《商訓》十八法
生意要勤快,切勿懶惰,懶惰則百事廢。
接納要謙和,切勿暴躁,暴躁則交易少。
價格要訂明,切勿含糊,含糊則爭執多。
帳目要稽查,切勿懈怠,懈怠則資本滯。
貨物要整理,切勿散漫,散漫則查點難。
出納要謹慎,切勿大意,大意則錯漏多。
臨事要盡責,切勿放任,放任則受害大。
用度要節儉,切勿奢侈,奢侈則錢財竭。
買賣要隨時,切勿拖延,拖延則機會失。
賒欠要識人,切勿濫出,濫出則血本虧。
優劣要分清,切勿混淆,混淆則耗用大。
用人要方正,切勿歪斜,歪斜則託付難。
貨物要面驗,切勿濫入,濫入則質價低。
錢賬要清楚,切勿糊塗,糊塗則弊竇生。
主心要鎮定,切勿妄作,妄作則誤事多。
工作要細心,切勿粗糙,粗糙則出劣品。
說話要規矩,切勿浮躁,浮躁則失事多。
三、 陶朱公《商訓》十二戒
勿鄙陋,勿虛華,勿優柔,
勿強辨,勿懶惰,勿固執,
勿輕出,勿貪賒,勿爭趣,
勿薄育,勿昧時,勿癡賃。
四陶朱五字商訓:天,地,人,神,鬼。
天:為先天之智,經商之本;
地:為後天修為,靠誠信立身;
人:為仁義,懂取捨,講究「君子愛才,取之有道」;
神:為勇強,遇事果敢,敢闖敢幹;
鬼:為心機,手法活絡,能"翻手為雲,覆手為雨"。
期限要約定,切勿延遲,延遲則信用失。
四、陶朱公《商訓》三謀
《三謀》:
《人謀》
用人要正,忠奸定興廢。 大事要慎,妄託受大害。
待人忌躁,暴躁交易少。
處事宜靜,浮躁誤事多。 言行宜和,和氣能生財。
做事宜勤,懶惰百事廢。
《事謀》
用度宜儉,奢華財源敗。 做工宜精,粗糙出劣品。 貨期
要准,馬虎失信用。
交易要速,拖延失良機。 進貨要嚴,濫入貨價減。 出納
要謹,潦草差錯多。
《物謀》
優劣要清,混淆耗損大。 存物要整,散漫難查點。 價
格要明,含糊多爭執。
賒欠要審,濫出虧血本。 帳目要清,糊塗弊端生。 查帳
要勤,懈怠滯本金。
五、陶朱公《商訓》三略
《貨略》、《價略》、《市略》
積著之理,務完物,審貴賤,無息幣。
務完物是《貨略》的核心,他說:"以物相貿易, 而食之貨勿留,無敢居貴。 ”
審貴賤是《價略》的核心,價格問題頗為複雜。 范蠡主要強調:"論其有餘不足則貴賤之。 貴上極則反賤,賤下極
則反貴。 貴出如糞土,賤取如珠玉。
《市略》講資本金營運策略。 范蠡的"無息幣"就是說貨物、資金都要不停地迴圈,運轉。 他說,如此"則幣欲其
行如流水。 "幣即錢,錢即泉,川流不息,乃至大匯。 大商之道!
六、大商與小商的區別:
於已有利而於人無利者,小商也;
於已有利而於人亦有利者,大商也;
於人有利,於已無利者,非商也;
損人之利以利已之利者,奸商也。
大商之經商,有如伊尹,姜子牙之於治國;孫子,吳起之於用兵;商鞅之於變法;其學問之精深,道法之玄奧,意氣之宏遠,境界之高明,豈是空想妄論之輩,俚諺俗語所能達到的。 大凡天下之學問,萬事成敗,皆不出道與術這兩大範疇。 道是河,術是舟;道是舵,術是槳。 無河無以載舟,無舟難以渡河。 無舵則無方向,無槳則無動力。 所以道是方向,術是方法;道是法則,術是謀略。 謀者,韜略也,漢書藝文志雲:謀略,以正守國,以奇用兵,先計而後戰,天下之謀略,無論應用於何時何事,時謀,地謀,人謀這三則。 陶朱公著有,陶朱商經十八法,分為三謀和三略,是為:人謀,事謀,物謀;貨略,價略,市略;這三謀三略,乃陶朱商經十八法之要義。
七 、陶朱公范蠡《商训》十二戒
勿卑陋:应纳无文,交阑不至。
勿优柔:胸无果敢,经营不振。
勿懒惰:取计不务,账目无有。
勿轻出:货物轻出,血本必亏。
勿争趋:货重争趋,须防跌价。
勿昧时:依时贮发,各有常道。
勿虚华:用度无节,破败之端。
勿强辩:暴以待人,祸患难免。
勿固执:拘执不通,便成枯木。
勿贪赊:贪赊多诱,承卖莫续。
勿薄蓄:货钱贮积,恢复必速。
勿痴货:优劣不分,贻害匪浅。
八 、陶朱公范蠡的十穷歌
第一穷:逐渐穷,多因晃荡不经营。
第二穷:容易穷,不惜钱财手头松。
第三穷:邋遢穷,朝朝睡到日头红。
第四穷:懒惰穷,家有天地不务农。
第五穷:攀高穷,结识谊富为朋友。
第六穷:争气穷,好打官司逞英雄。
第七穷:摆阔穷,借债纳利装门风。
第八穷:命弄穷,妻孥妾懒子飘蓬。
第九穷:局骗穷,子孙相交不良朋。
第十穷:彻底穷,好赌贪花恋酒精。
九 、陶朱公范蠡的十富歌
第一富:勤俭富,不辞辛苦走道路。
第二富:忠厚富,买卖公平多主顾。
第三富:留心富,听的鸡鸣离床铺。
第四富:终究富,手足不停理家务。
第五富:谨慎富,常防火盗管门户。
第六富:守分富,不去为非犯法度。
第七富:同心富,合家大小相帮助。
第八富:帮家富,妻儿贤慧无欺妒。
第九富:后代富,教子训孙立门户。
第十富:为善富,存心积德天佑护。
溫馨提醒:文章僅代表原作者的觀點,不能作為投資建議。
評論已關閉!